Product

首页 > 九蒸九晒黄精

扫除白发黄精在,君看他时冰雪容。——杜甫《丈人山》

一、黄精之药用价值

  翻遍中药千味,滋补上品百余种,唯黄精有“仙人余粮”之称。

黄精,在古代就有“米辅”、“仙人余粮”之美称。古人认为,食用黄精后,可以令人强壮身体,预防疾病,延年益寿,所以其又称为“长寿百岁草”。

  晋代著名医药学家、道教理论家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记载:“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,获天地之精,故名。”,唐代杜甫曾作诗曰:“扫除白发黄精在,君看他时冰雪容。”《神仙芝草经》亦记载:“黄精宽中益气,使五脏调良,肌肉充盛,骨髓坚强,其力增倍,多年不老,颜色鲜明,发白更黑,齿落更生。”

  由此看来,黄精为药之上品,乃养生防病治病服食之要药。

二、黄精的药用源流

  黄精系百合科植物黄精、滇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。黄精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中药材,药用历史悠久。黄精入药始载于《名医别录》(约成书于汉末,辑者佚名):“黄精,味甘,平,无毒。主补中益气,除风湿,安五脏。久服轻身、延年、不饥。”

  西晋藏书家张华在《博物志》中曰:“黄帝向天老曰:天地所生,岁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?天老曰:太阳之草,名曰黄精,饵而食之,可以长生”。东晋葛洪在《抱朴子·仙药》中亦云黄精“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”。

  北宋著名药学家唐慎微,在《证类本草》中记载:“日华子云,补五劳七伤,助筋骨,止饥,耐寒暑,益脾胃,润心肺。”明代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黄精补诸虚,填精髓,平补气血而润。”“黄精为服食要药,故《别录》列于草部之首,仙家以为芝草之类,以其得坤土之精粹,故谓之黄精”。

三、黄精的化学成分与现代药理药效

  现代研究表明,黄精根状茎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多糖、皂苷、黄酮、烟酸、醌类、淀粉等物质,糖分含量高达40%。每100g黄精粉含蛋白质70.2g,脂肪6.5g,淀粉25.1g,以及天门冬氨酸、高丝氨、毛地黄甙等。经测定,黄精至少含有17种氨基酸,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.66%,人类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、苏氨酸的含量也较高,这说明它的氨基酸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作用;还含有各种无机元素,如铁18.8%,锌36.7%,铜9.84%,锰18.8%;含有维生素C、维生素B,并且其含量均高于一般的传统水果;其它成分,粗灰4.1%,粗纤维3.39%,可溶性蛋白质0.52%,淀粉0.2%,水溶性多糖1.87%,还原糖8.88%,非还原糖58.1%,全糖67.04%。因此,古代把黄精作为著名的滋补性药材,将其用于养生延年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。

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黄精具有降压、降血糖、抗动脉粥样硬化、增强免疫、抗肿瘤、抗衰老、促进睡眠、抗痴呆、保护肾脏、抗菌等等药理作用。黄精的益寿养生作用,主要是通过抗氧化、抗自由基、调节激素水平等实现,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、改善记忆力、延缓衰老、改善男性精子少弱症等作用。多用于治疗冠心病、血脂异常、糖尿病、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老年体弱引起的各种病症。对心肌细胞、神经细胞、造血细胞及生殖细胞的损伤有很好的修复和再生功能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、延缓衰老的作用。

四、黄精的临床应用

  黄精,味甘、性平、归脾、肺、肾经,具有补气养阴、健脾、润肺、益肾的功效。

  1、治疗肺阴虚证患者症见:久嗽,干咳少痰,常可单用熬膏服;亦可与沙参、川贝母、知母等配伍应用。治疗肺肾阴虚证之痨嗽久咳,可与熟地黄、天冬、百部等配伍,以发挥滋养肺肾、化痰止咳的药效。

  2、治疗脾胃虚弱证患者症见:倦怠乏力,食欲不振,脉象虚软,可与党参、白术、黄芪、五爪龙等补气健脾药配伍;治脾胃阴虚所致的口干食少,饮食无味,舌红无苔者,可与石斛、麦冬、怀山等益胃生津药配伍。

  3、治疗肾精亏虚证患者症见:头晕,腰膝酸软,须发早白,精少等症状,可与枸杞子、怀山配伍;阳事不举,可以巴戟天、淫羊藿配伍;治消渴病,常与地黄、黄芪、麦冬、天花粉等益气养血药配伍。

  因性质平和,作用缓慢,九蒸九晒之后,偏于温补,具有滋补肾阴,兼有补气之功,故多作久服滋补之品。